欢迎登陆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简介
发布日期:2014-09-05 09:34   

 

20081226日,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研讨会暨安徽省新建本科院第五次协作会在铜陵学院召开,会议期间,参会院校一致认为:为了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效益与竞争力,14所本科院校成立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又称之为安徽省行知联盟14所本科院校中除了安徽科技学院外,其余13所高校皆为新建本科院校。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第一届轮值主席单位为铜陵学院,第二届为合肥学院,2011年轮值主席单位暨第三届轮值主席为滁州学院。20113月,经联盟各成员单位推荐,合肥学院为常任理事单位。2012年轮值主席为安徽科技学院,2013年轮值主席为皖西学院。

几年来,联盟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思想共享——共同探讨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

为了开阔视野、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从更高的角度和更大的空间去思考“联盟”建设,廓清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路径,提高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水平和质量,“联盟”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共建。一方面组织深入学习与研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方面邀请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授就“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及管理措施”、“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法探讨”等 专题,分别举办了多场国际学术报告会,并组织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赴国内外考察。通过上述学习和调研,进一步学习、了解了德国高等教育基本情况,德国应用 科学大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机构设置和职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以及德国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先进理念等 等。“联盟”还从中德高教现状比较分析入手,对德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应用科学大学运行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素、培养过程等进 行了全面的学术梳理。通过报告会和学习讨论,“联盟”成员对如何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了更加深刻而 全面的认识。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一种类型,它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办本科教育为主,以教学为主,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在专业设置上应 该强调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实行动态调整;在知识体系构建上,以能力导向为核心;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要突出实践教学;在队伍建设上要强化“双能型” (教师教学能力和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能力)教师培养;在教学手段方面要强调产学研结合等等。

二、资源共建——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一)共建专业。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讲,加强专业建设更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升核心竟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联盟内高校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专业”为目标,以“形成统一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标准”为抓手,在联盟中开展专业建设工程。具体方案为:联盟内六所高校拿出各自专业举办历史较长、优势明显的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个 省级特色专业与其他院校进行深入的对口交流,建立专业合作平台。各单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共同讨论,相互补充,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建 设思路,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和目标,调整专业建设方法,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竞争力,并将专业建设同联盟合作可持续发展、安徽高教强省紧密结合。在建设过 程中,各专业专家和学者认真讨论了专业对口合作交流的具体方案,制定了详细的专业对口交流计划,对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核心课程的确认、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教材建设、师生的互派、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共建、实践教学观摩等等一系列活动内容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在建设过程中,还商讨成立“专业建设标准和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小组,以保证合作计划的进一步完善和执行力度的有效性。

(二)共同探讨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过去传统的以学科导向为主的课程体系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重构以突出体现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经过讨论,联盟高校认为,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应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应将传统的 “哪些内容我要讲授”(以知识输入为导向),改变为“哪些能力应该是经过教学后学生要获取的”(以知识输出为导向),重新建构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与此同时,联盟轮值主席单位还组织学习了模块化课程的内涵、框架结构等内容。在教材建设方面,大家认为过去各校使用的教材都是学术型、研究型重点大学编写的,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知识的难度,都不适合应用型本科学生的需要,因此,必须重新编写教材。从2009年8月开始,联盟14所高校的数学骨干教师坐在一起,成功地编写出一套《高等数学》教材。

(三)共同探索合作育人机制。应 用型本科人才一个显著特征是学生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育人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也可以把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学校的师 生与实际劳动者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联盟高校全部试行“小学期制”改革,即把传统的一学年两个学期改为 三个学期,增加一个每年7至8月的暑期学 期,作为实践教学的小学期,让学生深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专业实习实训、技能提升、产学研合作教学和辅修双专业实验等项目为内容,丰富体验教学形式, 培养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能力。同时,联盟高校还与科大讯飞、铜陵有色、西门子家电等企业联合发布“校企合作宣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校企融合,强化产业指 导,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产学研合作,完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不断提高和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 共建师生互访平台。通过搭建“联盟”高校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的平台,教师开展经常性的互访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实习实训教学 及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特色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并就科学编排教学计划,接纳“联盟”高校师生在联盟内进行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作出具 体安排,从而优化配置师资队伍,使师资队伍在“联盟”高校内进行整合,组建新的教学科研团队,促进现有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提升。

三、实现共赢——各高校利用“联盟”平台,取得丰硕成果

通过下移合作重心,建立适合安徽省情的院校合作体制机制,“联盟”建设进入良性循环,使各高校实现共赢,不仅一大批高校的专业、课程、实验室、基地等项目进入国家及省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

办学定位渐趋明晰。新建本科院校升本后,办什么样的本科教育?如何办本科教育?是摆在每所学校面前的一个选择。在联盟建设之前,各校的建设思路上是不统一的,各校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的。联盟建立以后,通过联盟内部多次的交流、讨论,大家逐渐达成一个共识,认识到:新建本科院校中的“新”,不仅仅是指从事本科教育的时间比较短,不应当是时间观念上的“新”,而应该是新生事物,是内涵、本质、特色上的新。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穿新鞋走新路,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找准定位,错位发展;作为地方院校,应该为丰富中国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满足不同地方和区域发展需求,将学校定位确定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下的去、用得上、过得硬”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初见成效。安徽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14所高校中,有11所都是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教师教育是其“老牌专业”。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单一的教师教育已不能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联 盟建设,促使各学校对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市场人才供求情况进行调研,掌握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内地方经济对行业、岗位群的需要以及应 用型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各高校专业结构基本趋于合理,基本做到“热门”和“冷门”结合、“长线”和 “短线”有机统一,紧盯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实施专业结构和布局动态调整,既体现专业方向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动态性,又有科学 性、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在内涵建设方面,通过联盟平台的推进,各校的专业实力大为增强,目前,联盟高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省级特色专业39个。

实现部分资源有效整合。助联盟平台,通过充分整合有限的优势资源,以优势叠加的方式,在高校间实施开放合作办学,建立开放的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体系,搭建统一开放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开放并共建、共享实验室和实践实习基地,接纳联盟内高校学生开展相关实习实训等,促进学科的深度融合和综合化、特色化发展,形成强大的专业竞争力,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联合打造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品牌。在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共建和开放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教师访教、学生访学活动,探索联盟内高校主辅修和双学位制,促进学生个性的拓展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获得政策支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安徽省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资金支持极为有限,14所高校结成联盟可以优化省域内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降低办学成本,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目前,安徽省教育厅已明确表示大力支持联盟建设,并在联盟高校内评选出5所应用型示范性高校和4所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立项单位加以建设。此外,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联合申报项目等方面也给予联盟倾斜。

安徽省应用型联盟由封闭办学、盲目求全、单打独斗,转变为开放合作、特色鲜明、抱团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可以有效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证/社团代码:50001425-7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院2号楼,邮编100037
京ICP备14035175号-1 Copyright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